您的位置: 首页 >社区教育>家教园地>详细内容

家教园地

会读会写,让孩子练好学习基本功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4-09-12 14:34:52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,不一定是不懂数学概念,有可能是看不懂题目。

在学好英文、数学之前,最重要的一堂课就是「学会阅读」:读懂内容,也能读出自己的见解。

阅读不只有益孩子未来的学习,也是生活中的胶原蛋白,阅读可以让亲子间多一些讨论话题,关系更「黏」、更亲密,用故事喂养大的孩子,一定跟别人不一样。

以下是三位专家回答父母常见疑惑:

Q:孩子几岁可以开始培养阅读能力?

「阅读,从宝宝还在爸妈怀里就可以开始,」柯华葳和凌拂都建议。

藉由爸妈念故事书,让宝宝习惯看书、翻书这个动作,接收声音、字汇、句子、图画的刺激,对往后养成阅读习惯、语文能力发展都有帮助。

Q:怎样培养阅读习惯?

阅读不只是孩子的事,父母要带头读、陪着孩子读,在家中形成阅读风气,才能让孩子长久喜爱读书。

安排一个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,形成「仪式」,例如在睡前,父母可以宣布:「读书时间到了。」「妈妈来抱妹妹看书了。」可以从3、5分钟开始,读到孩子入睡。

阅读时,家中电视、音乐都关掉,让这段时间完全属于阅读。

当孩子的识字量够时,可以让他参与念故事,爸妈可以故意停一下等他接,或亲子轮流读。

孩子大一点、阅读已有一段时间后,可以请他说出故事的重点、故事的意义、跟父母讨论等。

当孩子想翻书、想离开,都没关系,不一定要坚持念完,更不要骂他,不要让孩子觉得看书是一件会挨骂的事。

Q:怎样跟孩子讨论故事?

讨论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。父母可以先分享自己的想法,但不要认为这是标准答案,尽量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孩子说出想法,例如「故事很吸引人,你觉得呢?」「你觉得故事合不合理?」不必严肃地说「我们来讨论」,免得孩子觉得像考试。

当孩子说出意见,可以问他为什么这样想,把讨论延续下去,尽量不要批评、否定孩子的想法。

Q:父母如何为孩子选书?

孩子年龄小时,可以选书中传递概念简单,而且相同结构反复说明一个概念;大一点可以选故事情节有变化的;更大一点可以选知识性或传递抽象概念的书。

Q:很多父母为子女的作文能力伤脑筋,例如错别字、「火星文」连篇、乱用成语等。如何提升写作能力?

写作与阅读两种能力是分不开的。孩子如果从小有阅读习惯,从里面学了大量词汇、句型、段落及文章结构,进而思考故事的意义,对未来写作都大有帮助。

写作并不特别强调技巧,「情意比技巧重要,」而情意来自生活中的体验。当孩子有温暖的家庭生活,跟父母、手足互动良好、生活经验丰富,自然能写出动人的文章。「这不是补习能补来的,」她强调。

多写才能练好文笔,可以让孩子从描述一件事或自己的感觉开始。

例如出去玩时,可以让孩子观察路上看到的三件有趣的事或人,回来后写下来;吃东西时,详细描述食物的味道、自己的感觉,不是只说「还好」;做一个「恐怖箱」,让孩子伸手进去摸,然后描述触觉。这样的感受力对写作非常重要。

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
×

用户登录